產品目錄
聯系方式
聯系人:業務部
電話:023-6762786
郵箱:service@stonexj.com
石獅服裝企業品牌意識增強 注冊商標達17000余枚 |
編輯:重慶榮陽實業有限公司 字號:大 中 小 |
摘要:石獅服裝企業品牌意識增強 注冊商標達17000余枚 |
“十一五”期間是石獅產業經濟大發展的五年,同時也是“注冊商標”大增長的五年。據市工商局商標廣告科統計,“十一五”期間,石獅注冊商標總數新增了10040枚,比“十五”末的6985枚增加了143.74%,至此,石獅注冊商標總數已達17025枚。從一個側面表明石獅企業品牌意識的進一步增強。
“十一五”期間,也是石獅企業創牌數量大增的五年。據了解,截至2010年10月,石獅獲得的中國馳名商標(工商認定)已有9枚,比“十五”末的5枚增了4枚,增長率達80%;石獅獲得的福建省著名商標已達89枚,比“十五”末的55枚增了34枚,增長率達61.82%。 貼牌加工過多、對外加工型貿易比重過大,目前已逐漸成為石獅產業經濟的一大“軟肋”。近年來國際貿易壁壘不斷增多,再加上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持續上升,使不少原本就“只賺加工費”的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。石獅過去的產業優勢轉眼將成為危及生存的劣勢。為努力改變這一不利現狀,石獅市委、市政府鼓勵和支持企業創自主品牌、創名牌,堅持實施品牌戰略,出臺系列政策加以扶持,并對獲得國家免檢、中國馳名商標(工商認定)和省著名商標的企業進行獎勵,促使更多的企業認識到“推自主品牌”的重要性和緊迫性。 愈加嚴峻的市場形勢,也在石獅不少“加工型”企業背后猛擊一掌,紛紛創造條件開始“創自主品牌”和“重塑自創品牌”。特別是近兩年,一方面對外加工貿易的“飯”越來越不好吃,另一方面國家激勵內需的系列政策和國內市場不斷上升的消費需求,促使更多的石獅企業家重新燃起了“本土決戰”和“推自主品牌”的激情。據記者了解,近5年除石獅的注冊商標新增了1萬多枚之外,更有不少過去長期做外貿的企業及時調整市場定位和發展策略,由前幾年單純“貼牌加工”轉變為“國內外兩個市場齊頭并進”,僅從去年開始,石獅又有野豹、華翔、東浦、頑石等20多家企業開始重塑和始創品牌。不僅如此,聯邦三禾、文興布業、大發布業、三元紡織、創藝布業等一批骨干布料企業也先后創立了自己的品牌,并將貼有“自創品牌”的布料產品以“獨立產品”的形式賣到了歐美等國際市場。 石獅注冊商標大量增多,從一個側面標志著石獅企業正在擺脫單純或大量“替人加工”的困境。雖然企業有了商標并不意味著就有了品牌,更不意味著就有了名牌,但也是向“創自主品牌”和“打響自主品牌”的道路邁出了可喜的一步。有關人士認為,隨著東南亞等國服裝業的大量興起、國際匯率的不確定性增大等不利因素增多,僅靠“賺加工費”和“替人貼牌”的路將越來越窄,石獅企業應在穩固加工貿易和提升企業綜合水平的同時,知難而進地努力走上“靠自主品牌產品打天下”之路,有效利用好“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”,在此基礎上加強品牌與文化創意的結合,靠實實在在的品牌文化內涵、品牌號召力拓展新市場,增大產品和品牌附加值,進而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。 |
上一條:意大利服裝出口業積極開拓中國市場 | 下一條:服裝尋商機反季促銷:羽絨服存潛在危險 |